繼《別讓世界的單薄,奪去你生命的厚度》看的第二本熊仁謙的書。
👇👇👇

螢幕快照 2019-06-25 上午8.11.42.png

人類很需要「一個原因」,覺得「只要打敗魔王」、「只要燒死女巫」,生活就能回到最初的美好。

《巨嬰國》也有提到相同觀點:巨嬰需要一個原因/人來為那些壞的事情負全責,否則巨嬰就會覺得自己世界觀崩壞。(這一點在許多地方都能瞥見一二,請自行延伸。)

螢幕快照 2019-06-25 上午8.13.26.png


但事實是:就算你把魔王跟女巫全部凌遲致死,世界也不會回復你以為的幸福美滿。數次以來,造成人類的「習得性無助」。
再回想一下前陣子很夯的「情緒勒索」議題。

書中進一步提問:知道了被勒索,「然後呢?」


在「情緒勒索」這個課題裡,「我們最大的敵人一直是自己」:我們對於每一件事情都有預設立場,當自己做出改變(比如勇敢拒絕別人的勒索),結果沒有獲得預設立場的結果(別人覺得他是為了你好,你怎麼可以說他在勒索你),就會進入更深的負面情緒(「他真的是為了我好」的自責感受)。
 

再加上人類三個難以改變的習性:

1.毒化的聚焦讓我們匱乏,匱乏讓我們行動,但又預設立場。

2.天性悲觀讓我們忽略所有變好的事情,造成末日感。

3.愛腦補,什麼都要找出原因。


其結果就是,我們落入「情緒遺毒」

螢幕快照 2019-06-25 上午8.14.31.png


當我們為了卸下焦慮而行動,行動讓我們放鬆,卻讓我們對焦慮上癮。
另外對於大部分人類相信的「只要(行動)⋯⋯就會⋯⋯」,書中提出強而有力的反駁:

1.付諸行動後會有什麼優點?什麼缺點?

2.它能夠完全解決現在的問題嗎?

3.它會不會製造新的匱乏感?

螢幕快照 2019-06-25 上午8.16.11.png


最後,讓我們停止與他人攀比,專注在過去與現在的自己。
最重要的是,用「寬」、「長」的思維來看待事情,停止「打敗魔王」、「燒死女巫」的一因論。

螢幕快照 2019-06-25 上午8.06.34.png

 

IG文章連結: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yd_AGzAA0y/?utm_source=ig_web_copy_link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yc0ZtVgFwi/?utm_source=ig_web_copy_link

博客來連結:

[原來,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]

arrow
arrow

    湉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